走过了22年的发展历程,贵州航天医院呼吸与危急重症科(以下简称呼吸科),已从最初以结核病诊疗为主的专科,成长为省内诊疗项目最全,规模最大呼吸病品牌科室。

贵州航天医院始于三线建设期间,由原航天部061基地3427及3417医院合并而成,2019年移交遵义市管理。
合并之初,呼吸科只是医院的一个结核病科室,2003逐步建立以呼吸危重症和介入呼吸病学为强力推手、以肺部感染性疾病及肺癌、肺小结节的早期、精准诊疗、慢性呼吸疾病康复治疗为特色的发展模式。通过近20年的不断发展,科室已经发展成为省内呼吸病治疗规模最大,诊疗项目最全的贵州省呼吸疾病品牌科室,拥有四个病区近300张床位、RICU、呼吸内镜中心,中心实验室。拥有完善的亚专业,是贵州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呼吸分会呼吸介入技术培训中心单位;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贵州航天医院肺结节诊治”分中心以及医学教育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
技术创新:从解决患者需求出发

医学技术创新的根本,是为了更好地解除患者的痛苦。一直支持他们不断创新的初心,就是一句质朴的“患者的需求”。因为患者的需求,他们不断学习和创新最新的治疗技术,甚至,因为患者的需求,当一些患者实在在目前的医疗水平难以医治时,他们也会尽量想办法创新技术为患者减轻痛苦——他们曾为肿瘤转移到胆管的患者做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让胆汁流出解决黄疸问题;为肿瘤压迫上腔静脉的患者放支架,消除肿胀;为食道被压迫的患者放食道支架,让临终患者能安心吃口饭,再有尊严的面对生命的逝去。“当我们解决不了生命的难题时,就尽最大努力去解决患者痛苦的问题。”呼吸科专家蒋婷介绍说。
人文关怀:不止治病,还要医心
在航天医院呼吸科,医生们不只是治病,还关心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有这么一个感人的故事:之前这里有一位60多岁的肺癌患者,在进入生命倒计时的那段日子里,非常的恐惧和焦虑,在深夜常常呼喊值班的医生,就害怕睡着了就再也醒不过来。负责这名患者的王云医生回忆,“我们理解患者的心情,但当这个人身体状况本来就差的时候,还不睡觉,那肯定是加剧病情的恶化的。为了让她身体好点能多点力气抵抗病魔,我就想了个办法,在自己值班的时候就搬个凳子坐在床头,拉着她的手陪她一整夜,直到患者安然入睡。”
还有一次,一位80多岁的患者被社区送到急诊科,没有家属陪伴。科室的医护人员不仅在住院期间悉心治疗,还每天帮他买饭、照顾他,甚至还在病房里为他过了一个生日。
这种全心全意对病人的科室文化,不但贯穿在平时照护中,还体现在每一个生死时刻。
“一次,一位刚做完穿刺手术的患者在CT室突然抽搐,牙关紧闭。说时迟那时快,廖江荣医生丝毫没有犹豫即刻把手指伸进患者嘴里,就怕他咬伤舌头。因为在无知觉的状态下,人的咬合力是很大的,所以当时虽然患者安全了,但是我们都还是很紧张,因为那种咬合力之下,医生的手指都是有可能被咬断的,要知道,手可是医生的职业命脉。”蒋婷说,“正因为当机立断的处理,患者后来也顺利的平稳出院。”
还有一次,在早上查房时,一位支气管扩张的患者突然大咯血窒息,意识丧失;查房现场的团队立即默契展开协作——有人立刻扶住病人、有人直接用手抠出病人口中的血块,有人负责拍背、有人时刻准备上仪器,好险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如果不是这种在工作中时刻将患者放在心里的习惯以及团队多年来的协作默契,病人大概率会迈入死亡线,而这种事情在呼吸科很常见,彼此间一个动作、眼神,其余的人就立刻知道要怎么配合。
因着这份技术与仁心,光近三年来,航天医院呼吸科收到了100多面锦旗和无数感谢信。
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有的是因为医术高超,诊断准确迅速——一位患者肺部患有大型空洞,中午12点到医院,下午1点就被告知是结核不是肿瘤,让他放心了。
有的是因为态度温暖,关怀入微——通宵陪伴临终患者,缓解他们的恐惧。
还有的是因为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开展各种呼吸介入技术,解决患者的痛苦。
传经送宝:专科联盟的无私奉献
目前,贵州般天医院PCCM专科联盟已和50余家市、县级医院呼吸科建立了贵州航天医院呼吸及呼吸危重症专科联盟及专家工作站,覆盖四川、云南、铜仁、毕节、凯里。利用学科优势,提供技术支持,共享技术资源。每年,他们自行开车累计几千公里,每月数次下县级基层医院查房、手术指导,并通过每周网络培训、举办呼吸介入级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新进展学习培训班、免费进修学习等措施带动基层同质化发展,实现了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的愿望。

“强基层,县医院强起来,当地老百姓在县级医院就能做好治疗,这就是我们的想法。”廖江荣院长说。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未来医院将继续在‘肺癌与肺小结节早期精准诊断研究’,‘肺癌综合靶向治疗应用研究’,‘肺部感染性、疑难性疾病的介入快速诊断现场评价体系研究’等方面做更进一步发展”。蒋婷告诉记者,他们将按照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为自我要求;将继续规范呼吸系统疾病诊疗,高质量完成呼吸危重症、呼吸介入技术的医疗全覆盖;特别是提高三、四级呼吸微创介入手术比例。
在贵州航天医院呼吸科与危急重症科,每个医生都在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而努力。“作为科室的一份子,最高的情怀就是充满关怀地去工作;一切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看问题”......这样的科室文化观已经深植在科室每个医护人员心中,他们用不灭的灯光,守护好每一道呼吸的防线,用对自我的不断鞭策,铸造起百姓的健康之堤。
科普知识:
关于气道异物,你需要知道这些
1、什么是气道异物?
气道异物是指不小心被吸入气管或支气管内,无法通过咳嗽自行排出的外来物体。常见的异物包括:动物骨头、鱼刺、坚果、果核、金属物品、义齿(假牙)、玩具小零件等。
2、哪些人容易发生气道异物梗阻?
·进食时大笑或说话的人;
·婴幼儿和儿童(易误吞小玩具、硬币等);
·老年人(咀嚼功能差或戴假牙);
·有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痴呆)或吞咽障碍的人;
·饮酒或服药后意识不清的人。
3、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有哪些表现?
不完全性梗阻(气道部分堵塞):
·能说话或发出声音,可能剧烈咳嗽、呕吐;
·呼吸时有喘鸣声或尖锐噪音;
·面色、嘴唇或指甲发青。
完全性梗阻(气道完全堵塞):
·无法呼吸、不能说话,表情痛苦;
·常用手抓住喉咙(呈“V”形手势);
·面色迅速青紫,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必须立即急救,否则几分钟内可能死亡。
4、异物最容易卡在哪里?
·最常见于右下叶支气管(右侧支气管更陡直,异物易落入);
·其次为左下叶、右主支气管等位置;
·植物性异物(如果核)在X光下可能不显影,需CT或支气管镜进一步检查。
5、怀疑气道异物,该怎么办?
请牢记!现场急救,分秒必争!
(1).鼓励咳嗽:如果患者能咳嗽,尽量让他自己尝试咳出。
(2).背部叩击法(适合婴幼儿):将孩子脸朝下放在腿上,头低脚高;用手掌根叩击背部(两肩胛骨之间)4次。
(3).海姆立克法(适合成人及儿童):站到患者背后,双手环绕其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顶住上腹部(肚脐上方);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4次。
(4).切勿盲目掏挖:可能让异物滑得更深!
重要提醒:即使症状缓解(如异物滑入支气管),仍需尽快就医!异物残留可能引发肺炎、肺脓肿等并发症。不要拖延!窒息超过4分钟可能导致脑损伤甚至死亡。
6、如何预防气道异物?
·吃饭时细嚼慢咽,不说话、不大笑;
·给幼儿的食物应切碎,避免喂食坚果、果冻等;
·收好小物品(硬币、电池、玩具零件等),防止儿童误吞;
·老年人戴假牙时尤其注意饮食安全。
记住:一旦发生严重气道梗阻,立即拨打120,同时尝试急救!时间就是生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曾俊超卢奕林
编辑汪洋
二审肖阳卢奕林
三审邬建玲周密
编辑:健康 来源:当代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