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陈博通讯员张倩倩报道
近日,董家口海事局成功侦破一起外籍船舶恶意违规排放污染物入海案件,涉及单次排放量超过5000立方米,截至案发时累计排放量更逾20万立方米,系该局近年来查处的污染物排放量最大、违法情节最恶劣的船舶海洋污染案件,展现了海事部门“零容忍”的执法态度和捍卫海洋生态安全的坚定决心。

8月28日,董家口海事局执法人员在对某外籍货轮“LH”进行安全与防污染检查时,发现该轮压载水处理装置持续报警。凭借专业执法经验和对污染风险的高度警惕,执法人员当即预判可能存在污染物未经合规处理入海的风险。进一步核查发现为压载水处理装置旁通报警后,随即对压载水处理系统运行日志、排放记录等关键材料开展细致调查,初步锁定违法线索。
经查,该轮最早于2025年5月28日发现压载水处理装置故障,明知无法达到《2004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规定的D-2排放标准,却未采取临时管控、紧急报修等合规应对措施,反而擅自对处理装置进行“旁通”操作,直接绕开合规处理系统,持续违规排放污染物。
6月3日,该轮在我国管辖海域内航行期间,通过压载水置换方式将留存的国外港口来源污染物直接排放,一次性排放超过5000立方米污染物。该类污染物可能携带外来有害生物及有害成分,对我国沿海海洋生态系统平衡、海洋生物资源安全等构成重大潜在威胁。
目前,董家口海事局已依法对该轮立案处理,并将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该案件不仅反映出个别船舶单位环保意识的严重缺失,也体现出我国在履行国际公约、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坚决立场。
接下来,董家口海事局将继续强化“日常巡查+专项督查+精准核查”监管机制,加大对国际航行船舶及重点海域的防污染监督,对各类违法行为做到及早发现、从严处理,切实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
编辑:国内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