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黄河口 | 从盐碱荒滩到稻浪飘香 垦利区垦利街道七村数字化赋能水稻产业振兴之路_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稻香黄河口 | 从盐碱荒滩到稻浪飘香 垦利区垦利街道七村数字化赋能水稻产业振兴之路


稻香黄河口 | 从盐碱荒滩到稻浪飘香 垦利区垦利街道七村数字化赋能水稻产业振兴之路

  2025-09-03 16:37:48     简体|繁體
http://news.qghjm.com/1169243.html

大众网记者商永恒东营报道

在黄河入海口腹地,黄河河畔,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曾是垦利区垦利街道七村盐碱地种粮的真实写照。而今,这个村庄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水稻产业发展之路。

七村水稻种植历史逾五十年,全村十余家种粮大户。据垦利街道七村村委委员、生金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文彩介绍,过去该村水稻种植面积仅几十亩,传统人工插秧效率低下,全周期需二十余天。2013年,在垦利烟草公司帮扶下,依托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生金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累计投入300余万元购置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设备,并建成30吨级大米加工厂。2024年,合作社推动数字化改革,新购入两台无人机,实现测土配方、播种、施肥、施药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以前插秧十小时的工作量,现在半小时至四十分钟即可完成。”张文彩自豪地说,“如今村里留守老人即可完成水稻种植全程,合作社提供从播种到加工的全托管服务,省去人工劳力。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两口也可以实现年收入至少10万元。”

在合作社统筹下,七村逐步构建起“物资供应、机械插秧、田间管理、机械收割、加工仓储、品牌销售”一体化产业链。为提升稻米品质,2024年组织种植户赴外学习,并邀请专家指导留胚技术。历经多年种稻改良盐碱地,当地稻米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富含微量元素。为拓宽销路,七村注册“入海口”商标,取得QS认证和有机认证,着力打造“黄河三角洲乃至全省知名”的有机富硒生态稻米品牌。

“为让消费者买到放心米、源头米,2019年我们建成‘粜米一条街’。”垦利街道七村第一书记盖亮介绍。村“两委”还系统学习新媒体运营,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及线上直播推广大米。2024年,七村1200亩稻田总产量达100余万斤,全部售罄,创收463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30万元。

“村集体收入源于合作社服务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张文彩表示,“资金将反哺水稻种植,用于采购种子、化肥等,并建设了老年大食堂,免费供餐解决外出务工家庭的后顾之忧。”

如今的垦利街道七村,金黄稻田与碧波黄河交相辉映,昔日的盐碱滩已变身“米粮仓”。依托科技赋能与全产业链布局,七村不仅攻克千年盐碱地种粮难题,更以“入海口”品牌实现价值跃升,开辟出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的示范路径。当数字化农机驰骋沃野,当有机稻米香飘全国,这片土地不仅孕育出沉甸甸的丰收粮,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七村的蜕变印证着一个真理:深耕脚下热土,用好科技钥匙,贫瘠亦能绽放金色希望。



编辑:国内 来源:大众网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或用户发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今日要闻|实事关注

    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每日快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行业简讯、新闻报道,以及今日热点内容,重大事件等实时资讯,24小时不间断播报,让您获得最新行业信息。
    « 2025年 » « 0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