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贵州民族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盛大召开,这不仅是学校政治生活领域的一场盛事,更是学校回首过往、总结辉煌成就,展望未来、擘画宏伟蓝图,凝聚力量、达成全体师生共识的关键里程碑。为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自第二次党代会以来,该校在党的坚强引领与悉心指导下所斩获的跨越式发展成果,充分汇聚全校师生迎接大会、携手共谋发展的磅礴力量,多彩贵州网特推出“喜迎党代会、奋进新征程”专题报道。该专题将聚焦贵州民族大学发展的真实业绩,以生动的笔触、鲜活的事例,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自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党委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党建思政、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领域协同发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发展答卷。
党建引领强根基,思政育人显担当
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中,学院党委构建起“强根基、筑防线、激活力、育新人”的工作体系。理论武装上,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信息发布中,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组织建设方面,顺利完成支部换届,打造“一院一品”“一支部一亮点”特色党建品牌,凝聚力与战斗力持续增强。同时,学院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与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更以专业优势赋能地方发展,彰显社会责任担当。

“一站式”学生社区参加冬至活动
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引育并举、结构优化”
学院累计引进与培育高层次人才各3人,4名教师在读博士,现有教职工45人中,教授4人、博士17人,学历、学缘、年龄结构持续优化。其中,3人获贵州省高校教学“金师”,1人获评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当选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2人成为省学术先锋,为学院发展注入强劲师资动力。

金师“范丽娜教授”
学科与专业建设双线突破、位居前列
学科层面,学院获批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MTA)、旅游人类学二级学科学术性硕士点,形成“学硕+专硕”培养体系;专业建设上,旅游管理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并加入教育部旅游管理专业国家虚拟教研室Top100,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连续三年(2023-2025)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A+),还与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合作开设“订单班”,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课程与教学成果丰硕,《大学生礼仪修养》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课程,更斩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等荣誉。

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证书
科研与人才培养双向赋能、成效显著
科研领域,五年来,学院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近30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8篇,组建5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有组织科研能力显著提升;人才培养方面,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30余项,七色花志愿服务团连续三年成为全国“七彩假期”示范性团队,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实现“培养优、就业好”的良性循环。

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省级以上科研课题成果统计表
社会服务“扎根地方、精准发力”
5年来,学院聚焦贵州地方发展需求,主持旅游规划20余项、编制地方行业标准4部、开展培训100余场,14篇咨政报告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累计提供社会服务近100项,以智力支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志愿者培训会合影
展望未来,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将继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产教融合与科研创新,在培养高素质文旅航空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持续迈进,奋力书写学院发展新篇章。
一审:陈晔
二审:孙凯
三审:王滢渔
编辑:国内 来源: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