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孙化鹏孔雪
近一个月以来,伴随着法国蓬皮杜中心这一顶级艺术IP的入驻,经二路上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西式建筑——原英美烟草公司济南分行旧址,成为新晋“网红”,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在这座百年老建筑里,风格派的纯粹理想、包豪斯的色彩乌托邦、表现主义的色彩剧场正相互碰撞,上演着一场“天才的‘绮’迹”。
这,恰是济南市市中区借城市更新之机,为百年巷陌注入时代新潮、谱写焕新篇章的生动注脚。

商埠不老
经纬线间藏着消费向新的密码
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成为我国近代史上“自开商埠第一城”。此后,瑞蚨祥、宏济堂、皇宫照相馆、亨得利钟表、小广寒电影院等老字号云集于此,见证了“山东工商业之要埠”的繁华盛景。
时光流转,百年只是一瞬间。如今,再走进老商埠,虽老街老景犹在,但满目却是“新”欣向荣。夹心胡同、巨型玫瑰花、爱心斑马线、梦幻紫色鹊桥……这些“新生事物”搭配上百年老建筑、复古砖墙,仿佛从旧时光里走出来的“摩登小姐”。“新”与“旧”撞个满怀,“撞”出一股热烈的、浪漫的、时尚的向“新”之气。
既如此,不妨“与时光干杯”。

傍晚时分,夕阳透过老槐树的枝丫,在经纬线间洒下余晖,青岛啤酒1903MIX酒馆里传出阵阵民谣。推开“绿皮火车风”的木门,弧形吊顶复刻老火车站穹顶的恢弘质感,开放式转角吧台还原旧时售票窗口的复古形态,每一处细节都藏着“时光与潮流碰撞”的巧思。
“原浆、纯生、白啤、黑啤、IPA、皮尔森……在这里,顾客可以品尝到青岛啤酒的全系产品。”门店负责人秦森介绍,不只啤酒,“啤”味茶饮、“啤”味面包也受到了一众消费者的青睐。

白天,喝不醉的茶饮搭配吃不醉的面包,交织出生活的慢节奏;傍晚,举杯轻酌间,民谣歌手的轻吟慢唱不觉入耳,让人误以为啤酒泡沫里装满人生故事;入夜,晚风轻拂,白日的“漫”转化成夜间的“嗨”,乐队欢歌、酒杯碰撞、好友畅聊,欢笑声从百年建筑的墙缝里倾泻而出。老商埠的夜,越夜越精彩!
“当下,消费动因更加多样。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全方位的生活方式体验及社交平台,以高质量供给引领美好生活方式。”秦森说道。
上新上新
老建筑里长出文艺蔓生的枝丫
漫步济南府,说起最具代表性的百年老街,上新街算是其中之一。
沿街自北向南而行,步步上坡,故而取名“上新”,寓意“步步高升”。这里坐落着不少老建筑,也曾是老舍、关友声、马清宗等名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人文底蕴深厚。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老街繁荣旧景不再,生活在逼仄狭窄的巷子里,加之水、电等设施的老化,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大大降低。
“老城不能再拆”的理念下,“拆、改、留”显然不合时宜。市中区决定“留、改、拆”,在既有空间里实现民生改善与产业升级。

经过3年建设,上新街得以以全新面貌面世。“老建筑+新消费”“旧里院+新经济”“原场景+新体验”等业态场景打造而成的“美学生活社区”,重现老街区独有的烟火气。
街北头,一家取名为“慢慢”的商店,不经意间“定义”了这条街的“气质”——慢下来、漫下来。一路向北,在青砖灰瓦的四合院中体验现代文化复合空间、在时光转角的便利店感受不被驯服的力量、在青石板路上回望百年前的热闹……总之,要慢,也要漫。

当然,也可以“稍息”。上新街108号院,这座特色鲜明的二层欧式红砖洋楼,现在名为“稍息茶馆”。远远望去,建筑外墙依然保持着本色,红砖墙、老虎窗、六角形屋顶等“修旧如旧”,让人不自觉“梦回民国”。推门而入,袅袅茶香氤氲其间。
“稍息”茶馆以茶为引,给游客提供一处静谧的、怡然的休憩空间,让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社会步调中不自觉放慢节奏,静品生活百味。顺着楼梯拾级而上,一场“凡有所相:经典相机展(1893-1999)”老相机主题展正在进行。穿行于近百台老相机之间,感受相机的变迁,也体会摄影的温度,也许会在某一刻,人们会不自觉“从数字的迷幻中片刻抽离,走向真实的感动,走向温暖的时光”。

就这么走走停停,不知不觉间来到一处拐角,走进去,一座藏在巷子里的“意大利风情后花园”跃然眼前。“巴德与芬妮”,这是一家将艺术与美食、美学充分融合的意大利风味美食店。拿坡里披萨、意式烈酒,吧台后在窑炉前精心烹制的服务生、餐桌前与亲朋好友拍照打卡、欢声笑语的食客,脚下地板上细碎的落叶、墙上张贴的顾客留下的“定格的幸福”……每一处元素,都让人不自觉放松下来。

“后续,我们还将举办披萨大赛、教学培训等系列活动。”店铺经理王瑶瑶说。

老商埠持续“上新”,上新街在蝶变,饮虎池街等老街区也迎来改造提升。未来,更多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新业态、新场景将在老街巷里绽放出新的生机,让历史文脉与当代生活共融共生,让古老的城市记忆在新时代续写华章。
这正是:
忆往昔,经纬通衢连四海,汇聚商埠文化;
看今朝,百年巷陌文韵长,滋养一城烟火。
编辑:国内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