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李钟硕时隔三年的回归之作《瑞草洞》,感觉不太妙啊。

四集播完后,韩国本土收视率一直在4-5%左右徘徊,虽然首播创了TVN家周末剧收视率新高,那是因为T家今年周末档的剧整体都不太行。
律政类韩剧很容易出爆款的题材,比如《奇怪律师禹英雨》不仅让ENA家股价暴涨,还让朴恩彬妹子拿到百想大赏。
去年张娜拉和南妹主演的《好搭档》,同样是首播四集后,收视率直接破了13%。
要知道,目前周末档除了K家的周末剧和不温不火的《goodboy》,几乎没有啥竞争对手,等后面各家陆续上新剧了,二硕这部剧前景就更不乐观了。

前期看预告和海报风格,会让人想到《机智医生生活》,同样是五人组的群像,在职场生活之余穿插着主角们日常生活。
李有静这种偏生活流的剧本写法,总让人有种错觉以为很好模仿,其实她的助理编剧前段时间直接copy她的《机智住院医生生活》都差点翻车。
《瑞草洞》的编剧本来以为自己写出了“机智的律师生活”,从播出效果来看,收视率很能说明问题了,豆瓣开分也只有7.0分。

那么,到底差在哪呢?
首先来看群像,机医五人组里C位的李翼俊,大家还记得他的登场吗?
戴着儿子宇宙的星战帽子,挥舞着光剑,到医院挂急诊、取下卡头的帽子。


这个角色身上带点趣味性的特点,立马就立住了。
反观二硕的登场,像机器人一样走流程,配了第三人称的旁白介绍他的人物性格和特点。
旁白结束后啥也没记住,只知道二硕是个不爱上班的老律师,这还是通过他自己的表演呈现出来的。

他的饭搭子们更惨,介绍他们特点的方式是,其中要辞职的同伴留给继任者的一张A4纸。
>
真实职场真的会有人辞职后把饭搭子介绍给不认识的后来者吗,这根本不符合常识啊。

而且真有人会主动加入四个陌生人组成的饭局吗,这得多e才能做到。
从这些细节就能看出,编剧是真的不太会写人,或者说不擅长用有趣的情节去塑造角色,只能生硬地用旁白或巧合去推进,这是编剧能力的不足或是创作上的偷懒。
包括女主文佳英和二硕之间的loveline也很生硬。
俩人就这么巧地在十年前见过,二硕还非得装不认识人家,我也不懂这个设计的目的而在,就是为了推拉吗?

不过群像的问题到第三四集稍微好了一些,这个后面再说。
再来看吃播的戏份,在前两集里非常多,甚至比《一起用餐吧》这类纯讲吃饭的剧还要频繁。
还是用机医来对比,李有静写吃饭的戏有一个前提,就是观众对五人组的人设已经很熟悉。

所以当工作上冷静专业的蔡颂华,一边抢吃没熟的烤肉,一边说自己家有三个哥哥,这种反差感本身就是笑点。
而瑞草洞里的吃播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原来律师是一日三餐如此规律的职业。
作为饭搭子的五人组分别来自不同律所,他们之间好像也没那么亲。
等女主加入后,吃饭戏的功能就是为了让男女主争辩工作上的不同观点。

这里我也不是很懂,按理说不同律所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吧,对各自手上的案子难道不应该彼此保密吗?
>后来编剧想到一个聪明的点子,就是让五人所属的四家律所干脆合并算了。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直接。

当然,作为律政剧,各类奇葩案件才是重要的剧情主线,这也是专业律师出身的新人编剧比较拿手的。
从他选取的几个案件来看,的确比较有代表性,比如女主和男主起争端的关于“公益性”的探讨。
善良的女主看似帮助了住公租房的“老赖”,但由此产生的蝴蝶效应是,以后住公租房的诚信用户,再也无法从银行贷款。

女主无条件地相信、帮助委托人的做法,和菜鸟时期的男主是一样的。
而经过9年历练后,男主已经可以做到完全抛开个人感情,“创造”对委托人更有利的证据。

因为对于律师而言,最重要的职业素养就是替委托人辩护并赢下案子。
所以,当二硕遇到了前女友的离婚案,按理说这会动摇他所遵守的职业信条。
但他还是像人机一样完成了任务,结束委托工作后才恢复了人的感情。

说实话,这个案件如果换一位有经验的编剧来处理,应该会写得更曲折、更有戏剧冲突一些。
但这位编剧只是平铺直叙地讲述,间或着让女主好几次偶遇男主和前女友,也没有交代女主为啥老是在男主附近闲逛,最后还因为吃醋小小“使坏”了一下。
最后说一下二硕的表演,看到有大V说二硕这次转型失败,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

演员对角色的塑造,前提是这个角色给了他发挥的空间,遇到一个扁平的脸谱化角色,演员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好编剧的含金量。
这部剧有小伙伴在追的吗,大家觉得二硕这次的表演如何呢?
编辑:娱乐 来源:多啦的追剧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