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昔日污水横流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村道和高效的污水处理设施,东西部协作为习水农村带来了最生动的改变。去年以来,习水县与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深化东西部协作,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一民生痛点,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在习水落地见效。

2025年以来,习水县水务局启动并实施了“习水县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40万元,于同年11月顺利完工。项目建设范围涵盖同民镇、温水镇、土城镇、马临街道等地,累计铺设管道8716米,新建检查井172座,并建成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设施。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覆盖区域的居住环境,减轻了当地的水环境污染,切实提升了群众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东西部协作为习水农村污水治理注入了强劲动力。在程寨镇石门村,一套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38.44万元建设的先进污水处理系统高效运转。该系统采用微动力生化处理与太阳能供电,设计处理水量达25吨/日,可处理该片区300人的生活污水及民宿饭店排放的污水。
“现在我们村变漂亮了,院坝、树池、墙面都做了统一规划,感觉生活质量都提高了。”石门村村民们纷纷表示,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格外舒畅。
寨坝镇习源村村民赵大爷感慨道:“以前夏天污水到处流,现在环境整洁后还办起农家乐。”这样的变化在习水乡村正成为常态。

农村污水治理不仅关乎基础设施建设,更牵涉系统性长效管理。习水构建“分类推进+全域覆盖”三级整治体系,将全县209个村(居)划分为三类,推动“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开展。
2024年,习水县人民政府专门出台《习水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各方责任。县水务局牵头负责集中式设施运行维护,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分散式设施管理,乡镇街道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农村污水治理带来的不仅是环境变化,更是发展机遇。
“到了收辣椒、收蔬菜的农忙季节,收货的车子直接开到统一收购点进行装车,大幅缩短了农产品的运输时间和成本。”石门村种植户李大姐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石门村发展特色产业创造了条件。据石门村党支部书记滕利敬介绍,该项目有利于打造采摘体验型基地,提高产品价值,推动红火双椒、四色草莓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在习水县温水镇娄底村,村民冉婕在“最美庭院”评选中获奖后欣喜地说:“没想到整理自家院子还能拿奖。自从打造了美丽庭院,每天就好像生活在花园里。”
随着一条条污水管道铺设,一座座处理站建设,习水农村的生态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从“脏乱差”到“洁净美”,再从“环境美”到“发展美”,粤黔协作正助力习水县乡村的蜕变之路越走越宽。(罗利飞姚瑶)
一审:余从源
二审:王信姚腾
三审:唐全寿
编辑:国内 来源:多彩贵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