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15天!9月28日济南商河花卉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_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为期15天!9月28日济南商河花卉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


为期15天!9月28日济南商河花卉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

  2025-09-30 02:31:57     简体|繁體
http://news.qghjm.com/1173362.html

鲁网9月28日讯9月28日,2025年济南商河花卉博览会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未来15天,这场以花为媒的盛会,将持续整个国庆假期,为济南乃至周边地区的市民游客呈现一个集可游、可赏、可玩、可购于一体的缤纷世界。

孕育特色集群之路

让“温泉花”成为“幸福花”

“商河地下热水资源量为256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79亿立方米,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地热存储地。”这份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并未被商河辜负。依托温泉储量丰富、易于开采、水温高的优势,商河大力推行“一采一灌、取热不取水”的绿色开发模式,不断推进“地热能+花卉产业”的深度融合。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如今,商河已建成超百亩高端精品花卉园区9个,总面积达157万平方米,培育花卉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30余家。高档盆花年产能达5000万盆,鲜切花700万支,花卉种苗7000万株,年产值达到20亿元。这里是全国主要的红掌、蝴蝶兰、红玉株生产分布基地,全省最大设施花卉数字农业应用集聚地,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本届花博会,不仅是对这些辉煌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产业未来的风向标。A厅“鼓韵泉乡”主题,将国家级非遗鼓子秧歌的雄浑气势与温泉花卉的娇艳灵动巧妙结合,正是商河“温泉花卉”产业活力与文化底蕴的生动写照。从地下奔涌的热泉,到地上绽放的鲜花,再到融入血液的鼓韵文化,商河成功地将资源禀赋转化为了产业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发展之路。这朵“温泉花”,已然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的“致富花”“幸福花”。

与往届不同,2025年商河花博会首次全面实行“企业主办、市场运作、政府服务”的市场化办展模式。潍坊一路同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承办方,承担了从设计、举办到运营的全链条任务。这一转变,看似是办会主体的更迭,实则是商河激发市场内生动力、优化资源配置的主动求变。

商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的转变,旨在“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借助市场力量”,推动花博会从以往侧重于展示展览的单一功能,向以花艺为主题的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转变。

为保障这场市场化“首秀”的顺利举办,商河成立了由多个部门协同联动的服务保障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文旅活动策划、设施环境、安全保卫、营商环境、宣传推介等七个工作组,制定了详尽的服务保障方案。这种“企业唱戏、政府搭台、市场检验”的新机制,既尊重了市场规律,又发挥了政府“有形之手”的托底与赋能作用,为花博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续探索可持续的展会经济发展路径积累了宝贵经验。

推动“美丽经济”

向“全链条旅游消费”延伸

“逛完花博会展厅,还能去看鼓子秧歌擂台赛,去温泉基地泡个汤,去郊野公园看花海,甚至还能在通用机场体验低空飞行,线路太丰富了!”一位来自济南市区的游客兴奋地规划着行程。

据悉,商河借助花博会契机,全力推动“赏花经济”向“全链条旅游消费”延伸。花博会期间,商河县文化和旅游局整合全县优质资源,精心推出了“七彩文旅线路”,内容涵盖红色教育、橙色温泉、黄色非遗、绿色生态、青色研学、蓝色航空、紫色工业,将花博盛会与商河全域的景区景点、文旅活动、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要素高效串联。

花博会期间,主会场不仅有每日轮演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还特别策划了“鼓韵承文脉・非遗耀华诞”国庆非遗文化盛典、鼓子秧歌擂台赛等重磅活动。同时,十大打卡地各具魅力:商河温泉基地的惬意、孟里悦私汤民宿的静谧、芳韵田园的秋色、枣呀未来村的田园风光、郊野公园的生态花海、四杨庄园的采摘乐趣、李桂芬村滴河古陶的技艺体验、老粗布博物馆的岁月回响、通用机场的低空俯瞰、今朝白酒博物馆的封坛定制……多元化的体验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偏好游客的需求。

为了让“赏花之旅”延伸出更多消费可能,温泉基地等景点与花博会展中心之间推出了联动门票优惠,降低了游客深度体验的门槛。这种“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模式,有效放大了花博会的辐射效应,将短暂的展会人流转化为持久的旅游消费,极大地激发了国庆黄金周的文旅市场活力,让“到商河赏鲜花、看秧歌、泡温泉”从一句口号变成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实际行动选择。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也是区域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本届花博会上,两款精心打造的“商河有礼”文创产品——鼓子秧歌文创摆件和“麦丘”文化酒品的发布,标志着商河在文化IP挖掘与转化方面迈出了创新一步。

山东商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鼓子秧歌摆件以秧歌中“伞、鼓、棒、花、丑”五大经典角色为原型,手工彩绘,造型生动,色彩鲜艳,让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非遗“跳”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可携带的“家乡名片”。而“麦丘陈酿”与“麦丘古酿”两款文化酒,则巧妙地将商河的温泉水纹、鼓子秧歌伞头形象融入瓶身设计,将深厚的历史文化“酿”进时光,让“商河的味道”更具象、更可感。

这些文创产品,连同花博会上D厅“匠韵传习”主题区对非遗文化的动态展示与互动体验,共同构成了商河文化立体化、活态化传播的矩阵。它们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的遗产,而是融入现代生活、可触摸、可参与、可消费的文化体验。通过花博会这个窗口,商河向外界展示的,不仅是花卉的绚烂、温泉的舒适,更是其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独特魅力与文化自信。

以花为媒

书写崭新“商河故事”

当人们流连于32000平方米室内展区内的奇花异草与匠心布景,当孩子们在500平方米的免费无动力乐园尽情嬉戏,当游客手持融合了鼓子秧歌元素与温泉水纹的“商河有礼”文创产品赞叹不已时,一场关于产业升级、消费提振、品牌塑造的深刻变革,正如同商河地下的温泉资源,悄然涌动,释放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巨大热力。

自2016年以来,商河已成功举办七届花博会,累计吸引参展企业1600余家次,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展会的连续举办,不仅做大了花卉产业,做旺了旅游人气,更一次次地擦亮了“温泉生态之城,鼓子秧歌之乡”的城市名片。如今,商河花博会已成为济南市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花事盛会,其品牌效应持续放大,正推动商河从济南的“后花园”向着区域性重要旅游目的地稳步迈进。

十五天的花博会终将落幕,但由一朵花所引发的产业变革、消费热潮与品牌效应,却在商河这片热土上持续发酵。从温泉花卉特色产业的强势崛起到全域旅游格局的初步形成,再到城市名片的生动传递——商河正以其生动的实践,诠释着如何立足资源禀赋,打造品牌展会,撬动一方产业,带活一片区域,富裕一方百姓。

花开商河,其韵悠长。当更多人因为花博会认识商河、来到商河、爱上商河,这朵浸润着温泉温度、舞动着秧歌韵律的“产业之花”“文旅之花”“文化之花”,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商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讯员张鸣)

责任编辑:徐英淦



编辑:徐英淦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或用户发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今日要闻|实事关注

    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每日快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行业简讯、新闻报道,以及今日热点内容,重大事件等实时资讯,24小时不间断播报,让您获得最新行业信息。
    « 2025年 » « 0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