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营区辛店街道明珠社区的一间活动室里,每周总有几天格外热闹。彩色毛线、编织钩针、半成品的收纳筐、可爱的宠物窝铺满长桌,十几位妈妈围坐在一起,一边手上飞快地编织,一边交流着生活中的点滴。在“彩虹妈妈”共富工坊,手工编织老师孟庆影正耐心地指导着大家如何收边。一位参与项目的全职妈妈笑着说:“以前每天围着孩子转,总觉得和社会脱节了。现在在这里不仅学会了手艺,还能赚点零花钱,心里踏实多了。”

这样的场景,近一年来,已蔚然成风。明珠社区党委在推进“七彩明珠·幸福家园”品牌建设过程中,聚焦辖区内全职妈妈、二胎妈妈以及下岗女职工等群体的现实需求,通过前期摸排发现,社区内有下岗女职工450人,全职妈妈320人,其中超过七成的下岗女职工渴望通过技能培训重返社会,近七成的女性认为重返职场“有难度”。面对这一现实课题,“彩虹妈·幸福家”共富计划应运而生。

孟庆影作为社区居民,却拥有一手出色的编织技艺。在她的带领下,“彩虹妈妈工作室”从无到有,逐渐壮大。项目通过每月至少一期的现场授课,系统传授隔热垫、收纳筐、笔筒、宠物摇篮等实用家居用品的编织技巧,培训成员掌握一门手艺,继而通过“线上社区直播间+线下居民推广”的模式,提升手工产品的知名度,承接订单,实现实实在在的增收。

计划实施以来,成效已然显现。截至目前,“彩虹妈妈”共富工坊已累计开展手工编织活动超过50期,吸引超过260余名社区女性参与学习。她们共同完成的编织订单数量已达20000余个,为参与家庭带来直接经济收益3.5万余元。生产模式也从最初的单人独立完成,逐渐发展为由多人协作完成较大订单,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不仅如此,以“彩虹妈妈,益起成长”为纽带,项目还致力于挖掘社区内的能人巧匠,形成技术互学、优势互补、增能互助的良性循环。

“彩虹妈·幸福家”项目,远不止于经济收入的增加,其营造的一个“推门可见、社区可感、抱团成长”的生活化暖心空间,让女性居民在掌握技能、增加收入的同时,重拾自信,扩大社交圈,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
一针一线,编织的是家居用品,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言一语,交流的是编织技巧,更是姐妹邻里的互助情谊。明珠社区的“彩虹妈妈”们,用巧手织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共富路,也为更多社区如何精准服务特定群体、激活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提供了生动而温暖的范例。(大众新闻记者张婧婧)
编辑:国内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