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贵州盘州,时间有着另一种刻度。它不由分秒构成,而是等待着阳光、盐霜和耐心来丈量。在这里,一条盘县火腿,需要历时超过700个日夜的淬炼。
王亚的父亲王福生,是盘县火腿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年少时,王亚常看父亲在小屋腌制火腿,盐粒与猪肉的碰撞声、空气中的咸香,是他对“传承”的最初认知。2022年,王亚辞掉职场工作,接过火腿加工坊的接力棒。

正在风干的火腿。(受访者供图)
今年7月,乌蒙大草原景区里,王亚在旅游团必经地吆喝,借助景区的高人气进行宣讲、开展试吃。看得见的品质、尝得出的鲜香,让许多游客停住了脚步。一对定居美国多年的华裔夫妇看到后很感兴趣,试吃后连连惊叹:“这味道太好了!”欣喜之下,他们当即买下一整只火腿,并表示回到美国后,会让国内亲戚代购。
盘县火腿之所以能广受喜爱,源于它的制作技艺。首先需挑选“跑山猪”猪腿,精修成柳叶或琵琶状,用盐和天然佐料腌制,经堆码、翻压、清洗、定型,再晒挂沉淀一年半以上才能制作完成,全程无添加。

盘县火腿制作的菜肴。(受访者供图)
从小作坊到拥有自主品牌的盘州市福生火腿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王亚坚持传承土法技艺,“原料不好,再厉害的厨子也烧不出好菜。作为传承者,我会把盘县火腿的匠心与味道稳稳地传下去。”
为了更好地走出大山,也要有创新之招。为满足游客购买火腿作为伴手礼的需求,王亚带领团队设计小包装,把整条火腿切成多个部位来销售。“轻量化、小型化、精品化是食品类伴手礼的趋势。我们会告诉顾客每个部位适合怎么吃,让大家有更好的体验感。”
今年避暑季,该公司小包装火腿销售额达30余万元,占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黄瑶
实习生李文菊
编辑邓运
二审刘定珲
三审孙勤
编辑:国内 来源:当代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