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于春梅)近年来,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始终以“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为核心抓手,一边与中直北戴河服务局、奇瑞汽车、天津天地伟业科技等企业深化合作,以“订单培养、实践育人、技术反哺”模式实现双向共赢;一边与河北华讯携手共建“ICT产教融合基地”,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新样板,从多维度为学生搭建从校园到职场的“成长通道”,成为区域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典范。

图为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赠送给唐山海运职业学院的锦旗。
●实践育人显成效,企业感谢信纷至沓来
“在校学习+企业实践”的双轨培养模式,让唐山海运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大幅提升,也赢得了合作企业的一致认可。
天津天地伟业科技作为深度合作企业,对该校毕业生的表现赞不绝口。据企业反馈,近一年入职的学生,岗位适应周期从原本的3个月缩短至1.5个月,在设备调试、故障处理等核心工作环节,能力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些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速度快,能快速为企业创造价值,是我们急需的技术人才。”企业相关负责人评价。
奇瑞汽车更是专门发来感谢信,重点提及该校赵云霞、杨浩东两位老师的专业付出。在学生岗前培训阶段,两位老师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从职场礼仪延伸至专业技能,为学生快速融入企业打下基础;实习期间,杨浩东老师与邹老师全程跟踪,不仅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难题,还时刻关注学生心理状态,给予关怀与疏导。得益于老师们的用心,学生稳岗率居高不下,不少学生表示,“这次实习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让自己对未来职业发展更有信心”。
中直北戴河服务局也对该校实习学生给予高度肯定。在2025年暑期服务中,该校4名实习学生凭借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扎实的业务能力,赢得广泛好评。该服务局还特别感谢学校在人员协调方面的支持,期待未来能与学校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更高层次的互利共赢。
●技术反哺促提升,校企协同实现双向成长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与企业的合作,并非单向的人才输出,而是形成了“技术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让校企双方在协同中共同成长。
天津天地伟业科技积极将企业技术成果融入学院教学环节。一方面,企业专家定期走进校园,开展“智慧安防技术前沿”等主题讲座,为学生带来行业最新动态与技术趋势;另一方面,双方将企业实际面临的“园区监控系统抗干扰优化”等难题,改编成课堂实训课题。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还加深了对行业需求的理解,让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得到大幅增强。

图为唐山海运职业学院2022级学生在河北华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就业实训时合影。
●共建专属基地,打造ICT领域育人新样板
除了与多家企业的广泛合作,唐山海运职业学院还聚焦ICT(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高素质人才需求,与河北华讯正式签约,共建“ICT产教融合基地”,探索出一条“课程共研、师资共聘、实践共推”的特色育人路径。
在课程建设上,校企双方组建专项研发团队,结合河北华讯在5G通信、智慧物流通信系统、工业物联网等业务领域的实际项目经验,联合开发了12门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涵盖“5G基站建设与维护”“物联网感知层技术应用”“通信网络故障排查实务”“智慧港口ICT系统运维”等核心内容,且均融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以《通信网络故障排查实务》为例,课程以河北华讯承接的港口通信网络故障处理项目为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模拟故障排查流程,直观掌握实际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打破了传统理论课程与行业实践脱节的壁垒。
在师资配备方面,基地创新实行“双导师”教学模式,企业导师参与率高达70%。河北华讯选派15名拥有5年以上一线技术经验的工程师(其中含3名高级工程师),定期入校开展教学活动,他们既承担《物联网技术应用》等实践课程的授课任务,通过“理论讲解+现场实操”的方式,指导学生使用企业提供的5G模块、物联网网关等实训设备,又担任学生实训项目导师,带领学生完成“校园智慧安防系统设计”等小型项目,将行业标准与岗位要求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与此同时,学院教师也通过参与企业项目调研、技术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行业实践能力,实现校企师资优势互补。
目前,“ICT产教融合基地”已完成首批实训设备调试与课程开发,首批200余名智能制造类专业学生已参与基地课程学习与实训。“课程内容贴近行业实际,能学到真正有用的技术。”学生们的反馈,成为基地育人成效的最佳注脚。
从多企业合作的实践育人,到技术反哺的双向成长,再到专属基地的精准培育,唐山海运职业学院正以多元化的产教融合模式,不断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未来,该校将继续深化校企协同,在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道路上持续发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职教力量。
编辑:国内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