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秋阳正好,爱意盈怀。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第六小学内暖流涌动,“童心绿洲,东西共筑”困境儿童心理关爱行动项目启动仪式在此隆重举行。这片由东西部协作共同浇灌的“心灵绿洲”正式落地紫云,将直接为当地2000余名易地搬迁安置区留守儿童带来专业心理关爱服务。启动仪式由该项目的重要引入者和推动者,广东省粤黔工作队安顺工作组紫云小组成员、紫云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挂职副局长卢普斌主持。

广东省粤黔工作队安顺工作组紫云小组成员卢普斌主持启动仪式
专业力量构筑心灵绿洲
项目负责人、广州市番禺区心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李丽群首先登台,详细阐述了项目的服务理念和创新模式。“我们通过‘九商’课程体系和‘四位一体’干预模式,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李丽群介绍道,心理素质发展训练营可直接为2000名易地搬迁安置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服务,显著提升了孩子们的心理核心能力,后期通过线上直播课程形式将覆盖全县约60000名儿童。
该项目成功践行了“国家资金引导、东西部协作联动、专业组织执行、地方政府保障”的多元协同困境儿童关爱模式。展望未来,心昕社工将在东西部协作机制下,持续深入推进心理服务工作,培育本地心理专业队伍,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合作机制,总结“紫云经验”,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广州市番禺区心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李丽群介绍项目情况
四方聚力共筑关爱网络
云岭街道办事处主任雷小丽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东西部协作平台的衷心感谢。“从中央政策的有力指引和支持,到粤黔两地跨地域、跨部门、跨界的紧密协作,再到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我们共同构建起了一张关爱困境儿童的‘爱心网络’。”她动情地说道。
广东省粤黔工作队安顺工作组紫云小组组长、紫云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冯恒文深刻阐述了项目的深远意义。“粤黔协作是党中央赋予广东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光荣使命。”冯恒文表示,“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深切认识到,真正的振兴不仅是产业的振兴,更是人的振兴,特别是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冯恒文指出,易地搬迁安置区的孩子们告别故土,融入新环境,面临着生活、学习、心理上的多重适应挑战。“童心绿洲”项目正是响应这一时代呼唤、契合紫云实际需求的暖心工程。它不仅是心理服务项目,更是东西部协作机制在民生福祉领域的精准落地,标志着粤黔协作在紫云县的帮扶工作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从“硬件”到“软件”、从“物质”到“精神”的深化升级。

广东省粤黔工作队安顺工作组紫云小组组长冯恒文介绍项目意义
苗岭大地绽放希望之花
紫云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决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紫云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州市南沙区的大力帮扶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粤黔协作机制建立以来,一大批惠民项目落地紫云,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甘决强调,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民生改善作为工作重心,特别关注困境儿童的健康发展。“易地搬迁安置区的孩子们面临环境变迁带来的心理适应挑战,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家庭幸福和紫云未来。”他特别感谢粤黔协作工作队紫云小组搭建平台,引进了拥有15年儿童心理服务经验的心昕社工团队。从毕节到紫云,心昕社工将成功的经验模式跨区域复制、本土化创新,这是对粤黔协作内涵的丰富与拓展。
创新模式树立帮扶典范
贵州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许凯从更高层面阐释了项目的示范意义。他指出该项目具有三方面重要意义:一是贯彻国家战略、增进民生福祉的实践;二是深化东西部协作、汇聚帮扶合力的典范;三是探索精准服务、提升关爱水平的路径。


共同启动项目
“此项目标志着贵州对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从‘保基本、兜底线’向‘提质量、促发展’推进,对构建高质量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体系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和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代表徐凯提出三点希望:一是项目执行方突出专业性与规范性;二是协作各方持续给力,确保协同性与可持续性;三是各级民政部门主动作为,强化指导性与支持性。
童心共筑美好未来
该项目成功汇聚了中央财政、东西部协作、专业社会组织、地方政府四方力量,形成了/"国家支持、粤黔联动、专业执行、地方保障/"的高效协作机制,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帮扶新路径。
启动仪式在温馨感人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与会领导和嘉宾为训练营的孩子们发放了入营礼包,并与孩子们亲切互动、合影留念,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充满温情的时刻。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眼中闪烁的光芒,正是这片/"童心绿洲/"最好的注脚。

“童心绿洲,东西共筑”困境儿童心理关爱行动启动
相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与努力下,“童心绿洲”项目必将为紫云的孩子们筑起一片心灵的绿洲,助力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这不仅是对孩子们未来的庄严承诺,更是粤黔协作从“心”出发、向“新”而行的生动实践,必将为东西部协作谱写更加温暖动人的新篇章。
作者:通讯员孙豪杰编辑:张小维责任编辑:王超终审:谭力
编辑:国内 来源: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