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赵奕宁东营报道
近年来,“谷子经济”成为消费领域的热词,(注:“谷子”是英文goods的音译,指二次元相关产品)这一以二次元文化IP为核心的新兴经济形态,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从一线城市到县域经济,从线下商圈到线上社交平台,“谷子经济”的触角不断延伸,成为Z世代情感投射与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二次元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一入谷圈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年轻人为何入坑,“谷子经济”到底有何魅力?
东营售卖“谷子”的店有连锁店、文具店、杂货店等多种类型,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记者走访发现,东营西城万达售卖“谷子”的店大约有6家。
在东营西城万达的一家谷子店里,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徽章、手办和毛绒玩具。《浪浪山小妖怪》《蜡笔小新》《光与夜之恋》等热门IP的“谷子”被摆在店铺的显眼位置。

“集谷的过程能让人感到开心。”正在挑选商品的李女士向记者表示,“平时我们会在社交平台上交换‘谷子’,有时候买到喜欢IP的特别限定款,我会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上‘晒谷’,能接触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通过走访,记者了解到,在售的“谷子”可以分为“官谷”和“授权谷”两种类型。“‘官谷’是动漫公司或游戏公司官方根据相关角色发售的周边产品,‘授权谷’是获得画师授权后生产的周边产品。”店员向记者介绍道。
“节假日、周末客流较多,一般以学生为主。”一“谷子”店店员告诉记者,在一些特定的IP纪念日,会吸引大批量的顾客进店,有消费能力的顾客会花费上千元购买角色的限定“生日谷”。

业内人士表示,“谷子经济”的兴起,不仅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消费选择,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然而,“吃谷”需理智,在享受“谷子”带来的情感价值和文化体验的同时,希望消费者保持理性消费,切勿盲目消费。此外,谷子交易中也存在一些经营乱象,比如热门商品价格被炒得过高、预售期过长、盗版泛滥、虚假宣传等问题,还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让谷子市场更加规范。
编辑:社会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