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的展区吸引众多嘉宾驻足体验。来自不同国家的嘉宾们被贵州绚丽的民族纹样、精湛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非遗深深吸引,纷纷驻足体验、拍照留念,现场互动气氛热烈。

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罗丰环介绍,学院的专业布局紧密围绕贵州旅游产业化发展需求,并重点推进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此次交流周,通过现场实物展示、技艺演示和沉浸式互动体验,学院师生们向各国来宾多维度展现了贵州非遗的魅力,向世界展示其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是希望学一门手艺,找一份工作,养一个家庭。”罗丰环说,而参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样的国际平台,则为学子们打开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他们亲身体验到,自己学习和传承的非遗技艺,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更具有走向世界舞台的巨大潜力。这种“从山到海”的奔赴,正是学院近年来积极推动的方向。

据了解,学院自去年底起,师生团队先后赴印尼、柬埔寨、泰国等国家进行交流互访。同时,学院也积极筹备邀请东盟各国学生来黔,以贵州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为切入点,开展深度研学和文化交流。

“作为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的师生,我们深知非遗保护需要代代接力,更需要国际化的视野。”罗丰环表示,学院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活动,以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纽带,搭建起与东盟国家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让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智慧的传统技艺,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异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郑星高静玉
编辑郑星
二审彭玲
三审杜朋城
编辑:国内 来源:当代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