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娅42岁惊艳世界,陈思诚当年痴迷有因?
怎么好像全网都在夸佟丽娅跳舞好看却很少有人聊到这背后真正有意思的地方。

这场发生在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上的表演根本就不是一次简单的明星站台或者晚会助兴而是她回归专业舞者身份的一次硬碰硬的大考,其规格和压力完全不是普通演艺活动能比的。在这次演出之前,大众对佟丽娅的记忆点早就模糊了,要么是演员身份,要么是那些沸沸扬扬的过往,几乎没几个人还记得,这姑娘的职业起点,压根就是中国歌舞团的专业舞者,那可是实打实的童子功。这次回归舞台,放在她2021年离婚后事业一直不温不火的背景里看,就更有味道了,这不像是一次主动出击,反而更像是在主路走得不顺时,猛地拐回了自己最初出发的那条小径,结果发现这条路才是通往山顶的。
网络的反应也特别有层次感,一开始是短视频上那几段白纱红裙的片段疯传,大家都在喊“仙女下凡”“身材绝了”,可没过多久风向就变了。讨论的重点从单纯的外貌,转向了“生命力”、“舒展”、“自信”这些更深层的东西,人民网这些官方媒体也下场点赞,直接把这次表演和新疆文化、文化自信联系起来,等于给她这次的成功盖了个官方认证的章。最有意思的对比也来了,铺天盖地的赞美声里,一个核心声音越来越响,那就是“她跳舞的时候比演戏的时候有光彩多了”。这话听着是夸奖,可反过来想,不也正戳中了她作为演员长期以来最尴尬的那个点,就是总让人觉得“人戏不符”吗。

关于这事儿,网上吵得最凶的有两个点,一个就是这到底是舞者的胜利,还是演员的尴尬。要我说,这根本不是一个谁好谁坏的问题,非要这么比就太简单了。佟丽娅的美和情感,是那种需要大开大合、直接释放出来的东西,舞蹈这个媒介,用身体说话,正好能让她这种特质发挥到极致。而很多影视表演,需要的是往内收的情绪和细腻处理,那恰恰不是她的舒适区,所以这不是能力不行,是她没找到最能让自己发光的那个开关。
>另一个争论点,是这次爆火究竟是精心策划还是纯属偶然。我觉得吧,讨论是不是公关策划也抓错了重点。成功的关键其实是时机,是“时候到了”。想想看,现在大家对那些套路化的剧情和面无表情的表演早就腻了,心里憋着一股劲儿,就想看点有真实生命力的东西。佟丽娅这次的表演,正好就撞上了这个枪口,她用最真实的身体状态,填补了市场的这种渴望。这根本就是时势和个人实力的一次完美合流,缺了哪一头都点不着这把火。

我琢磨来琢磨去,觉得这次的成功,对佟丽娅本人来说,本质上不是转型,也不是翻红,而是一次“归位”。她回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过去那么多年,团队和舆论给她贴了太多标签,什么坚强妈妈,什么直男女神,但都感觉有点别扭。因为那些都是别人给的“人设”,不是她自己。而舞蹈不一样,身体是不会骗人的,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舒展和愉悦,是演不出来的。
正是靠着这种无法作伪的身体语言,她才算真正彻底地完成了“去陈思诚化”的公众认知切割,人们终于不再把她和那段过去捆绑讨论了。她不再是任何一种被定义的人设,她就是佟丽娅,那个从新疆走出来的、会跳舞的锡伯族姑娘。这才是她最有力量的身份。

所以,我倒不觉得她以后就该放弃演戏,一门心思去跳舞。我反而觉得,她应该把这次“归位”的感受,带回到她的表演里去。她得想明白,自己真正的魅力源泉是什么,是那种鲜活的、不受束缚的生命力。以后接戏,就该奔着能安放这种生命力的角色去,而不是再把自己塞进那些不合适的模子里。
对整个行业里的其他艺人来说,这事儿也是个提醒。别老盯着一条道走到黑,有时候主业走不通,不妨回头看看自己最初的本事和热爱是什么。那份被遗忘的“童子功”,说不定才是让你柳暗花明的钥匙。找到自己真正的力量所在,比什么都重要。

编辑:娱乐 来源:亥歌吹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