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主余凤
“老师,这个图案是什么?”“小朋友,这个是法槌,它代表着公平正义。”6月28日,在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非遗传承人握着孩子的小手,将宣纸轻轻覆盖在模板上,“来,跟着我这样按压,让图案印在纸上。”随着拓包有节奏地拍打,法槌图案逐渐显现。这一刻,非遗技艺与法治在墨色里悄然相拥。

这场由临沂市司法局与临沂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临沂奥体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兰山区司法局与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共同承办的创新活动,以“非遗+法治”为纽带,为兰山区四十余位亲子家庭、青少年、传统文化爱好者及社区代表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文化法治体验。
活动伊始,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便化身文化课堂。光影斑驳的展厅内,讲解员带领大家穿行于柳编、剪纸、琴书等非遗展区。孩子们隔着展柜玻璃,好奇的目光穿越时空,与古老的传统技艺开展了一场跨越千年对话。柳编的经纬里藏着农耕文明的智慧,剪纸的镂空间透出民间审美的精妙,琴书的唱词中回荡着地域文化的记忆……一个个精妙绝伦的非遗项目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传承着文化的根脉。

随后,司法局专业普法团队带来法律知识盛宴。普法志愿者精心准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漫画手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图解资料深受欢迎。资深律师以“法律护航健康成长”为主题,用青少年熟悉的直播打赏、校园欺凌等案例,将晦涩难懂的法条转化为趣味故事。孩子们争相提问:“同学传谣言怎么办?”“游戏充值能退吗?”随着律师的解答,法律知识也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最具创意的当属法治拓印体验工坊。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传统碑刻技艺,从刻画、上墨到压印,每个步骤都蕴含着匠人智慧。“拓印讲究力道均匀,就像法律追求公平公正。”老师一边示范,一边引导孩子及家长们将“法治为民”“公正法治”等法治元素拓印在宣纸上。
“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孩子在玩中学习法律知识,还体验了传统文化。”带着女儿参加活动的赵女士小心翼翼地收好拓印作品,并表示会将这份特别的纪念品珍藏,让法治精神融入日常。
临沂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将非遗技艺与法治精神有机结合,让普法宣传“活起来”,让非遗技艺“潮起来”,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法治文化传播的积极探索,更是实现两者深度交融的生动实践。通过此次活动,法治理念与传统文化以更贴近大众的方式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为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底蕴与法治力量,推动文化传承与法治建设协同共进。
编辑:国内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