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日,在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木梓镇莲子村,一场别开生面的AI科技培训正在进行。贵港市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贵港烟草”)驻村工作队联合港南区科学技术协会,将人工智能技术培训送到村民家门口,通过讲解无人机应用、智慧农业等课程,为当地农民插上“科技翅膀”,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科技专家对无人机操作进行演示。谢伟林摄
“无人机飞进农田,种地也能高科技”
“这台无人机搭载智能感知系统,能精准识别作物长势,自动调整农药用量,比传统方式节省30%以上的成本,还能减少人工接触农药的风险。”港南区科协邀请的无人机技术应用协会会长覃静雅一边操控无人机进行低空喷洒演示,一边向村民讲解。
培训现场,科技专家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的方式,向村民展示无人机在播种、施肥、病虫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以前打药施肥全靠人工,一天忙到晚也干不了几亩地。今天看了无人机演示,十分钟就能完成一大片,真是大开眼界!”莲子村种植大户苏善卿兴奋地说。
“下一步我们计划争取政策支持,争取更多的无人机来村里为村民服务,让技术真正落地生根。”驻村第一书记谢伟林说道。

科技专家对无人机操作进行讲解。覃良冰摄
从“靠经验”到“靠数据”,AI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除了无人机实操,培训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中的深层应用进行讲解,专家通过案例视频展示“智能大棚”“土壤AI分析”“农产品溯源系统”等场景,让村民直观感受到科技如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模式。
“原来种菜还能用传感器测湿度、光照,手机一点就能自动浇水!”村民陈文娇用手机记录着课件内容,连连感叹。
科协主席郑文龙表示,未来将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为莲子村引入智慧农业试点项目,帮助农户实现“精准种田”。

港南区科协“科协大讲堂”进莲子村。谢伟林摄
“授人以渔”培育乡村新农人
“培训不是走过场,我们要让技术‘长’在田间地头。”驻村第一书记谢伟林介绍,此次培训是贵港烟草乡村振兴帮扶计划的重要一环,后续将联合科协建立长期技术指导机制,定期组织村民到现代农业产业园观摩学习,并争取更多的资金来帮助莲子村购买智能设备。
目前,莲子村已有3名村民报名参加了无人机操作资格认证,村里还计划将村委的甘蔗基地设立“科技示范田”,以点带面推动产业升级。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和科技。这次培训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村民的思路。”莲子村党支部书记苏伟俊说道。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这场人工智能培训,不仅播下了科技的种子,更点燃了农民拥抱现代化的热情。在驻村工作队和科技力量的加持下,昔日的传统村落正焕发出新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覃良冰谢伟林)
编辑:科技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