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潮湿,正是手足癣肆虐的“黄金时期”。当手脚出现瘙痒、水疱、脱皮等症状时,你可能已经被这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盯上。手足癣不仅带来不适,还可能反复纠缠,影响日常生活。想要远离它的困扰?快来了解这些关键防治知识。
揭开手足癣的真面目
手足癣是一种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真菌性皮肤病。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皮肤癣菌感染所致。这些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所以在夏季发病率较高。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与患者共用拖鞋、脚盆、毛巾等个人物品,或直接接触患者的患病皮肤,都可能被感染。
间接接触传播:在公共浴室、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场所,接触被真菌污染的地面、拖鞋等也可能引发感染。

这些行为让你成为“易感人群”
1.不注意个人卫生:不勤换鞋袜,导致脚部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共用拖鞋、脚盆、毛巾等个人物品,增加真菌交叉感染风险。例如,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使用公共拖鞋,很容易接触到致病真菌。
2.特殊职业人群:厨师、运动员、矿工等因工作环境潮湿或长期穿不透气的工作鞋,手足癣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3.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更易受到真菌侵袭。
科学治疗,告别瘙痒困扰
一旦确诊手足癣,应及时就医治疗。治疗原则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如果手足癣中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应对:
及时就医
手足癣的症状与其他一些皮肤病有相似之处,自行判断可能不准确,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一般会通过观察皮损形态、询问病史,必要时进行真菌学检查来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规范用药
外用药物:对于症状较轻的手足癣,常用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乳膏、咪康唑乳膏等。需按照医生指导,将药物均匀涂抹在患处及周围皮肤,坚持使用足够疗程,一般为2-4周,即使症状消失后也应继续用药1-2周,以彻底杀灭真菌,防止复发。
口服药物:若外用药物疗效不佳、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医生可能会开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口服药有一定副作用,需严格遵医嘱服用,并按要求监测肝功能。
夏季防癣,从细节做起
1.保持手足清洁:每天用温水和肥皂清洗手足,尤其是指(趾)缝间,确保清洁干净,洗完后彻底擦干,防止水分残留为真菌滋生创造条件。
2.勤换鞋袜: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袜子和鞋子,每天更换,换下的鞋袜及时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利用紫外线杀死可能存在的真菌。
3.不共用私人物品: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毛巾等个人物品,在公共浴室、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场所,尽量使用自带的拖鞋和毛巾,减少接触真菌的机会。
4.注意公共卫生:在公共场所,如公共浴室的地面、游泳池边等,避免赤脚行走,可穿着自带的拖鞋,防止感染真菌。
5.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7-8小时为宜;坚持适度运动,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慢跑、游泳等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6.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保持营养均衡,以增强身体抵御真菌的能力。
夏季是手足癣的高发季,但只要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有效抵御真菌侵袭。若发现手足出现异常症状,切勿自行用药,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责任编辑:李震
编辑:李震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