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而这些吃下去的食物,是如何得到有效利用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器官劳模——胃肠道!
第
1
点
—The First—
胃肠道的地理位置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变成便便,需要多个消化的器官参与。
第一步
胃
食物通过食管来到了胃,胃不是一个简单的“酒囊饭袋”,而是非常重要的弹性仓库。
胃就相当于一个气球,当它是空的时候,胃壁很厚,可达一公分左右;当它充满食物时,胃部自动扩张,胃壁甚至变得比纸还薄。
胃这个弹性仓库可以为食物兜底,对好吃人士而言十分重要。
除了储存食物,胃还是食物搅拌机。
所有的食物都会在胃液里搅拌,把一些细菌、病毒、异物消灭掉,然后把剩下的食物分解成细小的颗粒。
第二步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储存着来自胆囊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
在这里,食物会经过胆汁和胰液的充分混合。
第三步
小肠
小肠是吸收食物的地方。
我们吃进去的碳水化合物会在这里变成葡萄糖,蛋白质会生成氨基酸,还有脂肪的利用都在小肠里面完成。
它是非常重要的能量生产车间,也是储存原料的仓库。
当小肠把食物消化吸收完了之后,食物原料就变成了食糜,然后就要进行下一步。
第四步
大肠
大肠是悬挂在身体里的带状结构,总长度可以达到1.5米。
大肠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我们如果吃得特别咸的话,水分就会被过多吸收,所以便便可能会变得比较干硬。
大肠里面有一个巨大的细菌王国:有的是帮助我们消化食物的;有的则可能是条件致病菌……
虽然有好有坏,但平时可以和人体和平共处。
第五步
肛门
肛门虽然只是弹丸之地,位于消化道的最末端,但是它的能力非同小可。
作为废物排出的通道,肛门可以非常精细地分辨排出的是气气还是便便。
如果是便便,它就会把括约肌松开;如果是气气,它就会把括约肌夹紧,只让气体通过。
避免了大家放屁的同时还排便的尴尬情况。
第
2
点
—The Second—
胃肠天天替你在吃苦
胃肠功能强大,但也经不住天天折腾。
尤其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暴饮暴食、烟酒不拒、多人会餐……
这些恶性群体事件,一起让胃肠吃了不少苦头。
1
胃肠痛
胃肠道是会思考的内脏。
大脑与胃肠的神经系统是相连的,一旦情绪不好,压抑焦虑。
比如又被父母催婚了,节假日还要被领导压榨……这些情景导致的负面情绪就容易通过脑神经传递到胃肠神经,扰乱胃正常蠕动,导致胀气。
2
胃反酸
正常胃酸分泌量约20-100ml/天,超过100ml,就算是胃酸过多。
总在深夜点高糖高盐高油外卖,配着冰镇饮料一起吃。
看着电影、电视剧下饭,吃得量不知不觉就变得贼多,再加上不少人吃完直接开躺,胃肠怎么遭得住。
胃肠消化不了,全堵在一起就只能增加胃酸分泌,谁知道过多的胃酸刺激性太强,反过来伤到了自己。
3
胃肠黏膜受损
胃肠黏膜是胃肠的保护屏障一旦它受到破坏,胃就变弱鸡了。
轻则时不时痛一下、恶心一下;重则发炎、出血、溃烂。
遇上烟草就伤更重了。
烟里的一氧化碳等物质容易让黏膜细胞凋亡,阻碍胃肠搭建保护屏障。
尼古丁则会直接刺激胃肠黏膜,不仅破坏屏障,还能影响到胃十二指肠的运作,导致胆汁和十二指肠液反流。
这些加起来会严重伤害到胃肠,而且是持续不断的损伤。
4
胃溃疡
胃肠溃疡,一般跟幽门螺杆菌脱不了干系。
这玩意儿主要是吃进去的,比如吃了不卫生的食物、饭前便后不洗脏手。
幽门螺杆菌进入身体后凭着过硬的生存能力,躲过胃肠的保护屏障扎根在胃肠黏膜上,持续不断释放有毒物质,胃肠就容易出血、溃疡、甚至穿孔。
第
3
点
—The Third—
中医守护胃肠道
脾胃疾病的成因不外乎: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逸失度,外感时邪,素体虚弱。
因此,合理调整饮食、保持平和的心态、日常规律作息、结合适量运动等,做好这些方面,就等于是在保护我们脾胃的健康了。
除此之外,我们平常还可以坚持做一下小功法,长时间下来,或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第一,懒人呼吸法。
这个动作可以让膈肌更加往下走,给腹腔胀气,同时给胃肠道提供动力不断去按摩它,就会活化它的筋膜自主神经丛,随着周围区域越来越活跃,胃肠道就得以进入正常的工作模式。
第二,抚触耳朵。
抚触耳朵怎么抚触?
把你的耳朵想象成一个婴儿,很娇嫩,它的皮肤吹弹可破,用你的指头轻轻去触摸它,越轻越好,触摸它的汗毛。触摸它的毛发,以那种若有若无的感觉。
抚触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越专心,效果会更好,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想着按一次就够了,一定是想起来每天花一分钟时间去抚触。
慢慢地,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的胃肠道越来越好,情绪也越来越稳定。
这背后的机理就是通过轻柔地触摸耳朵,刺激迷走神经,有助于缓解消化系统的紧张状态。
编辑:ifhealth 来源:名医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