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认怂”?恢复中国进口引爆舆论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已经通知中国供应商恢复发货,而此前因为贸易战暂停的商品又将重新回到美国消费者的货架上。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有报道指出,这次恢复进口,所有的关税都将由买家,也就是美国的消费者承担。这条消息一出,有人欢呼雀跃,认为这是美国对华贸易战的某种程度上的“认输”;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毕竟中美贸易的复杂性远非一则消息就能概括。

消息核实:沃尔玛真的回来了根据香港《明报》在广交会上的报道,多家出口商独立提到,沃尔玛已经通知中国供应商恢复此前因关税战而暂停的商品发货。报道还特别指出,所有的关税都将由买家,也就是美国人承担。
与此同时,也有分析指出,沃尔玛一直在积极寻求供应链多元化,以降低对中国进口的依赖。例如,在2018年至2023年间,沃尔玛从印度的进口比例从2%飙升至25%,而从中国的进口比例则从80%降至60%。沃尔玛CEO董明伦也曾表示,公司已经学会如何在动荡时期进行管理,并将尽力保持低价。这暗示着沃尔玛的策略可能是在关税压力下,通过调整采购来源和与供应商谈判等方式来应对,而不是完全放弃中国市场。
美国关税“大棒”:究竟挥向何方?
要理解沃尔玛恢复从中国进口的举动,就必须了解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相关政策。自从特朗普政府挑起贸易战以来,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升级。最初的关税主要针对特定商品,但随后范围不断扩大,税率也逐步攀升。到了2025年,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更是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一度高达145%。

这些关税的加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同时间点逐步实施的。例如,早在2025年3月,特朗普政府就曾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到20%。随后,在4月初,关税进一步上调,甚至威胁要加征更高的关税。虽然期间美国也曾宣布对部分国家的关税实施90天的暂停,但中国往往被排除在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也对部分商品,如智能手机和某些电子产品,提供了临时的关税豁免。
美国加征这些关税的理由多种多样,包括指责中国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窃取知识产权以及为了应对芬太尼等问题。而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也采取了反制措施,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也一度高达125%。
“羊毛出在羊身上”:美国消费者成了冤大头?
那么,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这些高额关税,最终由谁来承担呢?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关税本质上是一种进口税,虽然直接支付者是进口商,但最终成本往往会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形式转嫁给消费者。多份经济分析和报告都证实了这一点。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研究就指出,2025年美国实施的所有关税,短期内可能导致物价上涨3%,相当于每个家庭平均损失4900美元。

具体到商品层面,服装和纺织品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鞋类价格短期内可能上涨87%,服装价格上涨65%。即使在长期,这些商品的价格也可能分别上涨29%和25%。食品价格短期内也可能上涨2.6%,长期维持在2.8%的较高水平。就连汽车价格也可能短期上涨12%,长期上涨15%,相当于一辆新车价格增加7400美元。

专家怎么看?中美贸易战下的众生相对于这场旷日持久的中美贸易战,以及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影响,专家学者们持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总体而言,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弊大于利,将损害美国自身的经济。他们普遍认为,关税会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削弱企业竞争力,甚至可能引发经济衰退。
至于谁在中美贸易中获益更多,专家们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一些人认为,长期来看,中国可能更有韧性,能够更好地应对贸易战带来的冲击。也有专家指出,由于美国消费者最终承担了大部分关税成本,这场贸易战实际上是对美国民众的一次变相征税。

中国“反击”:贸易战的反作用力面对美国的高额关税,中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反制措施,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些反制关税涵盖了农产品、能源产品、汽车等多个领域。例如,中国对美国大豆、猪肉等农产品加征了高额关税,这直接影响了美国农民的出口收入。

除了关税反制,中国还采取了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关键矿产的出口。这些关键矿产是生产高科技产品的重要原材料,中国的这一举动无疑给美国的科技产业带来了压力。
尽管中国的反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影响,但贸易战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出口受阻、供应链面临调整等问题都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压力。不过,中国经济体量庞大,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中美贸易,谁输谁赢?
在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上,关于中美贸易战和美国关税政策的讨论也异常激烈。在美国,许多消费者对可能面临的价格上涨和商品短缺表示担忧。
一些人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最终损害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利益。也有人开始寻找替代购买渠道,例如直接从中国制造商处购买,或者转向二手市场。

关于沃尔玛恢复进口的消息。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经济韧性的体现,也是美国关税政策失败的迹象。但也有人保持谨慎态度,认为这只是企业在市场压力下的正常商业行为,不宜过度解读。此外,也有不少人关注到报道中提到的“关税全部由美国人承担”这一点,认为这再次证明了贸易战最终受损的是美国消费者。
这场“恢复进口”的背后逻辑那么,沃尔玛在如此高额的关税压力下,为何还要恢复从中国进口呢?首先,美国消费者对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有着巨大的需求。如果沃尔玛停止进口,可能会面临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压力,从而失去市场份额。其次,此前沃尔玛可能已经囤积了一部分库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重新补充货源以满足消费需求。

此外,沃尔玛等零售商可能预期未来中美贸易关系可能会出现缓和,关税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在这样的预期下,恢复部分进口或许是一种试探性的举动。
这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博弈,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编辑:财经 来源:知识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