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傍晚,当国航738客机划破丽水九龙湿地的暮云,从丽水市郊南明山麓的丽水机场直上云霄时,丽水270万山民的“飞天梦”终成现实,浙江11个设区市中,这是第8个拥有民航运输机场的城市。
尽管定位只是为支线机场,但丽水以“飞鸟栖林”为设计意象精心打造地标式的航站楼,银白色屋顶如巨鸟展翼;候机厅内展示的青田石雕镂空花窗与庆元竹编的穹顶艺术,龙泉宝剑和青瓷,将处州千年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空间。
这里是丽水起飞的新起点,蓄势多时的山中飞鸟如今展翅翱翔。

丽水机场首架进港航班。浙江省机场集团供图
“我们丽水的机场要通航了,以后你可以直接买机票飞到丽水,我们企业就设在附近的空港园区,你下飞机后给我打电话,我开车过来10分钟不到就能接上你。”这两天,丽水博远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罗彬在招呼客户时,都会带上这么一句话。
搭首航航班飞北京的吴女士,花了1500元的高价买票还很开心:“刚开始贵点,但方便啊。”
开通当天,丽水机场率先开通的是直飞北京和上海的两条航线,丽水和北京的航程时间只要两个半小时,而离魔都上海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到1小时。
按照丽水机场方面的计划,8月起,还将陆续开通深圳、贵阳、广州航线(具体执飞航司及时刻待民航批复后公布)。10月民航冬春换季后,还将进一步增加前往重庆、成都、西安、长沙、武汉、青岛、哈尔滨等热门城市的航线。
后发的丽水机场,显然急迫地想多飞、先飞,年客运量直指100万人次的设计水平。

丽水机场内排队登机的乘客。浙江省机场集团供图
1931年就拥有中国空军摇篮杭州笕桥机场的浙江,民航发展要迟起步很多。从笕桥机场的硝烟岁月到此次丽水机场的山巅腾飞,浙江民航发展还不足70年。
1957年元旦,一架“革新型”106号客机从笕桥腾空而起,载着15名乘客飞向南昌,开启了浙江民航运输的扉页。那时全省仅1条航线、1架飞机,年旅客量不足千人;1978年初,浙江机场年旅客量不足10万人次。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东南沿海,浙江经济开始腾飞,对外交流的需求日益增长,民航业也随之起步。
1984年,宁波庄桥机场首次实现军民合用,一架安-24客机载着改革开放后浙江第一批出境旅客飞向香港。1990年代,浙江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推动民航业进入快速扩张阶段。
1990年,宁波栎社机场建成通航,成为浙江第二个民用机场;同年,温州机场正式通航,结束了温州没有空港的历史,1998年,地方为主筹资扩建的温州龙湾机场成为对外国籍飞机开放的航空口岸。
至此,浙江形成了以杭州、宁波、温州为核心的“三足鼎立”机场格局,奠定了全省民航业的基本框架。
进入21世纪,浙江民航业迎来黄金时代。
2000年,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建成投用,取代军民合用的笕桥机场成为浙江航空枢纽,标志着浙江民航业迈入现代化、国际化阶段。此后,义乌机场、舟山普陀山机场相继建成,支线机场网络逐步完善。
2012年,义乌机场扩建完成,成为浙中地区重要的空中通道;2018年,舟山普陀山机场完成升级改造,国际航线开通,进一步提升了浙江民航的国际通达性。
如今,浙江已形成“一主两副多点”的机场体系,覆盖全省主要经济区域,杭甬温三大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均超千万人次,这在国内相当罕见,紧追广东。
2024年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8453万人次,同比增长14%,创历史新高。其中,杭州机场旅客量达4805万人次,居全国第八。杭州机场三期一阶段、杭州机场国际货站、宁波机场三期、温州机场二期工程顺利投运,国际货站二期开工。
浙江机场已成为浙江人出游、浙江制造出海的空中门户。
2024年浙江空港完成出入境旅客吞吐量566万人次,同比增长78%,排名升至全国第四。新增恢复11个国际(地区)客运通航点,新增恢复国际全货机航线9条,完成出入境货邮吞吐量33万吨,同比增长25%。完成跨境电商出口货物15万吨,同比增长70%,便利化运输航线增至5条。
机场发展也不单是通道、门户,而是浙江经济奋力振翅高飞的助推跑道,加力推动浙江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助力浙江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本世纪之初,杭州机场率先从香港机场引资合股发展,到近年,浙江机场联手组建“千亿级”的省机场集团。
目前,省机场集团管理杭州、宁波、温州、舟山、衢州、台州、义乌、丽水、嘉兴(在建、今年底开通)等9个运输机场,建德、德清、开化(在建)、泰顺(在建)、宁海(在建)及舟山六岛等通用机场。新增委托管理德清、宁海通用机场,加快构建全省“一盘棋、一张网”通航机场体系。
浙江机场“一核心、两枢纽、六节点”机场战略布局已越来越清晰,航空主业、航空关联、临空经济、通用航空、航空投融资的产业版图正逐步展开。
特别是低空经济方面,浙江先手频频——组建全国首个省级低空经济国资平台,全省首个央地合作、省级国资控股直升机运营公司,抢占低空经济新风口。

丽水机场。浙江省机场集团供图
在刚刚起飞的丽水,就有当地从业者在筹划物流革命,他们测算,丽水机场开通后,缙云烧饼、青田杨梅等通过“航空+冷链”48小时送达全国,物流成本降低30%;
“一张机票游丽水”文旅免票政策下,丽水28家核心景区预订游客量激增180%;而青田侨商筹划依托机场开通欧洲货运航线,将红酒、奶粉等进口商品直送浙西南……
或许未来,无人机载着缙云烧饼飞向杭州,通航飞机掠过云和梯田的曲线,将龙泉青瓷和宝剑的清音传向世界。
云霞映照着开放的胸襟,丽水机场首航航班的引擎声渐远,这是丽水所处的浙西南山区航空市场的破茧成蝶,也是浙江民航发展的新征程——
飞起来,梦想永远比山高,未来永远比云远。
编辑:国内 来源: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