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18日讯近日,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发布了信息工程系专业介绍,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信息工程系简介
信息工程系秉承“德技并修服务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着力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现有教师70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1名、硕士以上学位56名、企业兼职教师30余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0%。近年来教师累计发表论文46篇,主持省市级课题19项,出版教材11部,获专利26项、软著28项,承接横向课题14项。师生在国家、省市级大赛中累计获一等奖20项、二等奖53项、三等奖94项。
现有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两大专业群,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等8个专业。建有人工智能应用、大数据应用、网站开发、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互联网、智能控制等30个专业实训室。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入选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骨干专业,建有1门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智能制造教学团队获批院级教师创新团队。参与全国大数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工业互联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4项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工学交替、专业共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累计与泰山玻纤、青岛海尔等30余家龙头企业共建订单班、中国特色学徒制项目及产业学院,与43家企业签订实习就业基地。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
职业面向
面向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等行业企业,从事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模型训练与测试、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人工智能系统集成与运维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本专业对应的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养和行动能力,能够从事算法模型训练与测试、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数据采集与处理、人工智能系统集成与运维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Linux操作系统、人工智能数据服务、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深度学习应用开发、人工智能系统部署与运维、数据标注。

实习实训
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Python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深度学习应用开发、数据采集、数据标注等实训。在人工智能相关企事业单位或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大数据技术专业
职业面向
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数据处理与存储服务等行业企业,从事数据处理与分析、大数据应用、数据挖掘的工程性开发及信息系统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
面向大数据产业,培养掌握大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分析、开发及系统维护等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运维、软件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专业实训
主要课程
Python程序设计、大数据平台部署与运维、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预处理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与应用、大数据存储与访问、数据挖掘应用等。

实习实训
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大数据平台部署与运维、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应用等实训,在大数据相关企事业单位或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
职业面向
面向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文化艺术等行业企业,从事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项目的设计、制作、调试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虚拟现实引擎、三维建模与动画、界面交互、软硬件系统搭建等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虚拟现实引擎应用、建模和动画、界面交互、软硬件系统搭建和调试专业技能,能够从事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项目的设计、制作、调试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开设虚拟现实概论、虚拟现实程序设计、影视编辑、虚拟现实引擎开发、虚拟现实高级模型制作、三维动画设计、界面交互设计、VR全景拍摄等课程。

实习实训
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虚拟现实引擎交互、虚拟现实建模渲染、虚拟现实动画调试与捕捉等实习实训。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职业面向
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等行业企业,从事前端开发、程序设计、数据分析、信息系统运维等岗位(群)。

▲专业教学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程序设计、网页设计、数据库技术、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等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前端设计与开发、数据采集与分析等专业技能,能够胜任程序设计、Web前端开发、网站运维、数据采集与分析、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JavaScript程序设计、移动Web开发、Web前端框架技术、JavaWeb应用开发、Python程序设计、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分析方法、系统部署与运维等课程。

▲组织开展技能竞赛
实习实训
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数据库应用、Web前端开发、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部署与运维等实训。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职业面向
面向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的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从事网络技术支持、网络系统运维、网络系统集成等岗位(群)。

▲网络组建与管理教学

▲网络架设与配置教学

▲服务器磁盘阵列架设实训教学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网络系统软硬件的安装调试、网络系统部署与调测、系统运维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防护等知识,具备“建网、管网、用网”等能力,能够从事网络技术支持、网络系统运维、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应用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组织开展技能竞赛
主要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程序设计基础、Linux应用基础、路由交换技术、Web安全应用与防护、网络设备配置与安全、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安全设备配置与管理、Linux操作系统管理、无线网络技术应用等课程。

实习实训
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网络系统运维、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安全防护等实训。在网络技术相关企事业单位、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智能控制技术专业
职业面向
面向智能制造、自动控制、工业互联网、工业视觉等行业企业,从事智能制造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维修维护、数据采集与可视化,工业网络搭建,智能制造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智能制造行业,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本专业对应的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养和行动能力,能够从事智能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技术支持、系统运行、设计研发、销售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可编程控制技术应用、机器视觉系统应用、变频器与伺服驱动应用、工业数据采集与可视化、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应用、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智能线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智能制造单元集成调试与应用、Python程序设计等。

实习实训
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可编程控制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机器视觉系统应用、智能产线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智能产线装调等实训。在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智能制造相关企业进行岗位实习。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职业面向
面向机械设计、自动控制、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从事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修、改造与升级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本专业对应的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养和行动能力,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维护与维修、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设备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与应用、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机械制造技术、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智能制造单元集成调试与应用、变频器与伺服驱动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

实习实训
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可编程控制技术与应用、机电设备装配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智能制造单元集成调试等实训,在通用设备制造行业进行岗位实习。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
职业面向
面向机械工程、机械冷加工等行业企业,从事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工艺设计与验证、数字化设备操作、智能生产线现场管控、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及汽车制造行业企业,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本专业对应的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养和行动能力,能够从事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机械产品数字化制造、生产线运行与产品质量管控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产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产品逆向设计、产品数字化制造工艺设计、生产线数字化仿真技术、数控编程及零件加工、数字化生产与管控技术应用、数字化检测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智能制造导论。

实习实训
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线数字化仿真技术、数字化制造、产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产品数字化工艺设计等实训,在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及汽车制造行业进行岗位实习。(通讯员李金强张柏青)
责任编辑:单虎
编辑:单虎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